形态描述
翅长19mm,体长22mm。头及胸部披草绿色长绒毛;下唇须白色;触角黑色,上半明显粗壮,基部有白色圆斑;复眼黑色,有白色睫毛;胸部腹面污白色,三对足褐绿,前足腿节外侧白色;腹部背面黑色,第2及3节有浅黄色毛环,第3、4节两侧桔黄色,第5、6节背部黄色,两侧白色;尾刷毛中间黄,两侧黑,间杂有黄褐色毛;腹部腹面中央灰黑,两侧黄褐色。前翅前缘黑色,基部草绿色,中室端有赭红色斑,中部有斜向近三角形透明斑一块,斑内翅脉褐色,中室外至外缘有褐色宽边;后翅棕红色,外缘有棕黑色细边,中部有三角形透明斑。
前翅反面黄褐色,基部土黄色,翅脉棕色,清楚可见;后翅反面锈红色,基部污黄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钩形突上半分为两瓣,顶端尖并稍向内弯,背兜高大于宽,颚形突长舌形,中间凹陷,两侧向内翻转,形似兜状;抱器长条状,顶端钝圆,抱器背中间分离,抱器腹掌状,端突指形,顶端有毛刷,内侧有一尖齿,囊形突扁圆;阳茎基环片状,阳茎长条形,较光滑。
年发生一代,以蛹在浅土中的薄茧中过冬,成虫5月间出现,日间飞舞花间。
前翅反面黄褐色,基部土黄色,翅脉棕色,清楚可见;后翅反面锈红色,基部污黄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钩形突上半分为两瓣,顶端尖并稍向内弯,背兜高大于宽,颚形突长舌形,中间凹陷,两侧向内翻转,形似兜状;抱器长条状,顶端钝圆,抱器背中间分离,抱器腹掌状,端突指形,顶端有毛刷,内侧有一尖齿,囊形突扁圆;阳茎基环片状,阳茎长条形,较光滑。
年发生一代,以蛹在浅土中的薄茧中过冬,成虫5月间出现,日间飞舞花间。